遠距教師招募 別人的老師自己的成長
2018-03-27 • 學習資源
(圖說:台灣偏鄉教育關懷中心主任呂慈涵致詞)
遠距伴讀教師說明會於3月1日濟時樓國際會議廳舉辦,由遠距團隊指導老師、團隊成員進行介紹,希望在全台招募百位大學生,為台灣遠距教學共進心力。台灣偏鄉教育關懷中心主任呂慈涵提到為什麼特別鼓勵輔大學生參與?呂慈涵說第一個是能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輔仁大學也有責任為學生創造多學習的機會,所以除了專業領域的學習,也要培養接觸不同領域的機會、體驗不同的生活場域,也相信「時間用在哪裡,成長就在哪裡。」
介紹先從認識與看見偏鄉開始,伴讀對象為偏鄉、離島、天災區域與新住民學童等,利用禮拜二、四課後時間在輔大聖言樓電腦教師進行,數位學伴計劃主持人資工系林宏彥老師認為,來參加說明會的同學多是對公益服務有些心動,希望透過團隊的積極宣傳,讓大家更了解遠距教學。
城鄉差距化為數據,在鄉下的隔代家庭、留守兒童是都市小孩的1.6倍,高達7成5的偏鄉孩子多以泡麵、罐頭果腹過日,「沒爹沒娘吃不飽」的現象讓孩子對學習失去熱忱,降低自信心,也因教育環境中接觸到的刺激少,未來的職業受限,不易與社會接軌。透過網際網路與簡單的電腦設備,就能跨越層層限制,陪伴偏鄉孩子。
團隊成員王思樺提到陪伴是相當重要的一點,許多人會質疑自己是否應該要具有專業教師或是學科基礎,團隊會提供訓練讓自己準備好,但其實只要有心,在JoinNet平台進行學伴雙方互動。
每一學期共有十二週的上課時間,而在寒暑假也會延續陪伴精神,舉辦營隊,在輔大與小朋友見面。
現就讀財經法律學系二年級的王靖樺,是團隊的小組長,在說明會中分享加入團隊後的成長與轉變。當時在大一的必修課上聽到遠距團隊的介紹,因為所屬科系多為獨立作業,想體驗更多團體互動與交新朋友而來到了遠距團隊,沒想到剛開始遇到的小朋友為一個害羞一個好動,經歷了磨合與調適期後,小朋友的個性在變化中,每天都會受到外在的因素影響,也懷疑過自己的教學能力,決定要把學習變得有趣,透過彼此幫忙,王靖樺說最大的成長就在於知道自己擁有跨越挫折的勇氣,提出這個經驗是希望在場同學「心中有善的念頭時,別為自己設限,別讓他枯萎」,把握時間讓自己體驗一次不同的大學生活。【公共事務室校園記者林慧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