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大傳統「詩詞吟唱」 賦予古韻新風貌
2020-03-23 • 學生生活
琴聲悠悠,渾厚的吟唱聲迴盪走廊,身著古裝,以細膩的動作,詮釋出詩詞的意境,這是輔仁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同學們最熟悉的場景。歷史悠久的詩詞吟唱活動,在輔大早已行之有年,儼然成為中文系的另類特色。
古韻重新詮釋 將獨享轉為同樂
投身詩詞吟唱已有二十二年,中文系副教授孫永忠談起「詩詞吟唱」,眼神裡仍閃閃發光。他表示古人們的吟唱,通常是自我陶醉,屬於個人的,而他所提倡的「新吟唱文化」則為團體吟唱,能與他人分享的,將獨享推到能與他人同樂。
不單單只是將詩詞朗誦出來,而是嘗試將戲劇、戲曲等實驗性的元素,與古代的韻文做結合,將「詩詞吟唱」作為媒介,讓更多人能認識了解詩詞之中的樂趣。
為了能持續推廣吟唱文化,輔大中文系早已將這項特殊的活動,融入在詩、詞曲學課程之中,並在每年舉辦紀念傅試中老師詩詞吟唱比賽,讓大學部的學生們,有機會能接觸到這門融合古典與現代的吟唱文化。
吟唱第一步 從了解意境開始
受到課程的薰陶後,有興趣的學生們便選擇加入東籬詩社,繼續專研這項技藝,透過平時社課的練習,與同儕之間的交流,能將詩詞的意境,在表演上發揮的更動人。
談起如何指導吟唱課程,孫永忠強調吟唱的第一步會從意境的領略教起!「如何能在音樂的強弱變換之間,去說服聽眾想表達的意境,是詩詞吟唱的關鍵!」因此詮釋者必須對作品非常熟悉,表演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眼神和動作,都深深的影響呈現的樣貌。
輔大東籬詩社為始 姊妹詩社開枝散葉
原以為只是在校內推廣而已,誰也沒想到這股對於詩詞吟唱的風氣,竟會能傳到對岸去。長期致力於推廣詩詞吟唱的孫永忠,在二〇〇六年,帶領學生赴陸參加學術研討會,意外與當地學校結下緣分。
孫永忠在演講時,邀請台下師生們,一同唱起了輔大中文系大一新生們,在每年敬天祭祖活動時,必唱的詩經《蓼莪》。場面感動溫馨,讓台上台下三百多人哭成一團。
為延續這股感動,以輔大東籬詩社命名由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出發,孫永忠接連促成了其他三校成立詩社,包含了北京師範大學的南山詩社、江蘇師範大學悠然詩社,以及淮陰師範大學的采菊詩社。
四大詩彼此之間達成默契,要共同合作推廣詩詞吟唱,於是第一屆的「古韻新妍」兩岸青年古典詩詞聯吟大會,就眾人的催生之下,於二〇〇七年在輔大舉辦!在接下來的幾年間,陸續由各校輪流主辦,規模逐漸擴大到兩岸十幾間學校,已成為喜好詩詞吟唱的學生們,彼此交流的大型活動。
能讓詩詞吟唱文化開枝散葉,孫永忠在其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在這些詩社成立後,也持續地提供資源、教學影帶,親自到當地演講推廣,開設研習營等。
詩社表演活潑,時常受邀表演,日本、韓國、新加坡都去過!透過彼此交流,能學習彼此的優點。孫永忠說:「更重要的是,能將台灣元素強化其中,將台灣的吟唱曲調傳出去!」
赴陸吟唱展演 事前準備缺一不可
轉眼間,古韻新妍兩岸青年古典詩詞聯吟大會已舉辦到第十三屆。去年十月二二十一日到二十六日在徐州,由江蘇師範大學所主辦。長達六天的活動,不單單只是詩詞吟唱展演、學術研討而已,也到了項王故里、楚王劉戊墓參訪。
輔大共推派出十三位學生赴陸參加,在展演階段,接連表演了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蕭》、孟浩然《春曉》等四首詩詞,大獲好評。
而能有這些好表現都來自於長時間的努力!學生們自開學九月初,便開始緊鑼密鼓地練習。東籬詩社社長鄧敏而說,「不管是服裝、動作、表情,是否要分部唱等,都需要進一步設計,才能有好的表演。」雖然準備期間十分辛苦,但能跟他校學生做交流,十分難得。因此從大一到大四,鄧敏而年年報到,從不缺席。
不同形式作為載具 乘載古代韻文風華
十三年了,古韻新妍兩岸青年古典詩詞聯吟大會,仍不斷的求進步。今年首度在詩詞創作活動上,結合AI人工智慧,找來機器與人類比賽,創作七言律詩。回憶起當時的情形,東籬詩社副社長洪祥庭說:「不管是在人的情感直覺,或是跟老師專業投票上,都是人類大獲全勝!」
從AI人工智慧到詩詞吟唱,縱使有不同的創新,但回歸到原始點,都是來自於傳統詩詞,古人們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的創作。就像孫永忠所提及的,「古韻新妍,就是希望古代韻文,能在我們的努力下,能有新的美好,讓這些作品更吸引人!」【公共事務室校園記者李翊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