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焦點

從自我認同到找回光榮—原住民族生返鄉貢獻,點亮地方笑容

2020-11-17 • 學生生活

從自我認同到找回光榮—原住民族生返鄉貢獻,點亮地方笑容

▲「我希望輔大能成為原住民族學生考大學嚮往的第一志願。」輔仁大學教務長王英洲說著他心中未來的願景。
 
※本文來源自-生涯探索@Cheers 從自我認同到找回光榮—原住民族生返鄉貢獻,點亮地方笑容
 
這份嚮往,不是大學面臨少子化招生的迫切壓力與計算,而是發自內心的人文關懷與使命。
 
在臺灣各大專校院中,原住民族學生總數約二萬五千人,佔整體百分之二,其中百分之十集中在花蓮、臺東縣內各大專校院,其餘則分散在西部各縣市。也許是多年的口碑效應,輔大原住民學生人數正悄悄地往五百人邁進,僅次於高雄義守大學的六百多人,為國內大學中第二高。與學生人數規模相當的幾所北部悠久私大如東吳、淡江、中原相較,都要高出二至三倍。
 
進一步分析,原住民族學生就讀科系以餐旅及民生服務、運動遊憩、社工、護理等領域較多,剛好輔大都兼備,從民生、管理、社科、醫學、教育等學院皆有科系可就讀。因而輔大越來越獲得原住民族學生與家長的青睞。
 
先建立歸屬感,讓學生安心就學
九年前,輔大全國首創,特別設置在大學中首見的「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以下簡稱原資中心)」,成為校內原住民族學生事務的單一窗口,希望集中校內資源,為原住民族的人才培育做出更不一樣的貢獻。
 
歸屬感,是原資中心對這些離鄉背井,北上就讀的原住民族學生提供的第一道心理支持力量。
 
原資中心的別稱是「法路祖部落(Faloco)」,在阿美族族語中,法路祖是「心」的意思,「原住民族學生來自不同民族、不同部落,每一個來到輔大念書的原住民族孩子,則共同屬於法路祖這個部落,大家一起共同經營這個家。」身兼原資中心主任的王英洲指出。
 
每個月,中心會舉辦「原心方舟」活動,為當月生日的學生慶生,在這一天,無論來自哪個族群、哪個部落、哪個系級的學生,都會齊聚在舒德樓四樓原住民多功能文化展藝空間交流互動。
 
就讀心理學系的謝慧文第一次參加後,寫下她的感動:「看著大家玩得很開心,覺得這裡是個溫暖的好地方,大家相聚在一起分享著最近發生的事情,就如同一個大家庭一樣。」
 
這個回饋,呼應了王英洲對原資中心的期待:「輔大原資中心是原住民族學生的第二個家。」透過歸屬感的建立,進而才有機會協助學生在輔大安心就學。
 
近幾年,各大學都面臨休退學人數節節升高的現象,原住民族學生的機率又高於一般學生,輔大原資中心成立後,更積極地以一站式的課業與生活輔導,來降低原民學生中輟問題。

根據教育部今年公布的「原住民族教育概況統計結果提要分析」,一○七學年度原住民族大專校院學生休學率與退學率分別為百分之八點六、十二點八,比一般生的百分之六點二、七點一高出甚多,其中退學率將近是一般生的兩倍。

「雖然社會進步許多,然而考上大學的原住民族學生,還是會面臨許多不適應,像是離鄉背井的思鄉情愁,社會對於原住民族的標籤化,讓許多學生總顯得隱藏與缺乏自信,這些情緒都不利於求學,」王英洲道出許多原住民學生艱難的心境。

 

從國際服務中,找回文化自信
原資中心建置了完整的學生基本資料,透過日常小聚、輔導陪伴機制,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第一時間對接導師與輔導中心,即時介入輔導,這些都有助於減少學習不適的問題發生。
 
若遇到學生想申請休退學,王英洲還刻意透過行政程序,及時攔截。他說:「我們要求原住民族學生必須跑完原資中心的流程,如此一來便能透過個別晤談,了解學生狀況,協助解決問題。」
 
面對許多學生的學習不適應,輔大發現源頭也與自我認同有關。原資中心也嘗試從文化扎根著手,並以國際參與強化學生的視野和自我認同。
 
在課程上,輔大開設布農族、泰雅族等六個群語課程,藉此提升原住民族學生學習族語的意願,且鼓勵學生返鄉服務,從一○八學年度起,學生返鄉服務或參與國際交流,都可折抵畢業學分。
 
為了國際學習,原資中心從二○一二年至今,已培育不同族群的原住民族菁英學生近百名,這些學生必須經歷一年的訓練課程,且經過考核後才擁有出團資格。
 
訓練課程包含語言(族語和英語)、軟實力、民族教育、服務學習等,為了讓學生兼顧課業多在晚間舉行。英語培訓透過與校內語言中心學生建立學伴制度,藉此提升英文能力。軟實力課程則包括口語表達、攝影技巧、影片製作等,善用多媒體力量傳遞原民文化。至今,原住民族學生的腳步已踏上過菲律賓、印度、美國、中國、烏干達、帛琉等地。
 
二○一九年九月月底共十一天的時間,十六位原住民族菁英學生前往帛琉分享臺灣原住民族美麗的文化。在「南島原住民族國際論壇開幕式」上,他們分享了來自霧臺鄉神山部落魯凱族傳統歌謠;在帛琉科羅島最北邊的一個機構,他們分享阿美族文化及樂舞,以及排灣族琉璃珠的製作。
 
另一方面,學生也參訪帛琉的原住民部落,走進芋頭田,看見了帛琉傳統的耕種方式,也欣賞了當地的傳統舞蹈。「這趟旅程,不只讓臺灣原住民族走向國際,更是透過文化交流串聯整個南島民族,一同在文化傳承之路上繼續努力著。」王英洲期許:「我們要引發原住民族學生的光榮和驕傲。」
 
建立創生基地,助返鄉創業
這一連串對原住民族學生投注的用心,讓輔大原資中心榮獲第十三屆原曙獎「傑出成就獎有功團體」,是全國唯一得獎的大專校院單位。原曙獎頒發對象為「在各領域長期對促進原住民族社會發展卓有貢獻的團體與人士。」
 
但原資中心還有更大的企圖,希望帶著學生返鄉參與部落創生。
 
二○一九年年底教育部開始推動地方創生計畫,鼓勵各大學進入社區實踐社會責任。王英洲已在輔大校內的舒德樓一樓建置創生基地,內部依部落區分隔間,發展適合當地的產品,目前已有咖啡、原住民織物等計畫進駐,尋求回到部落建立可行的商業模式,藉以鼓勵原住民族學生願意回鄉貢獻。
 
從歸屬感、學習表現、文化認同、國際參與到返鄉貢獻,輔大原資中心以高度肩負臺灣原住民人才培育的使命。王英洲期待自己離實現夢想的那一天愈來愈近— 「輔大成為原住民族學生考大學嚮往的第一志願」。
 
大學自發的能量正在全球漫延開。更多內容詳見《大學的理念:從地方連結世界,看見大學的責任與承擔》

友站連結
輔仁大學原住民族資源中心

輔仁大學原住民臉書粉絲頁Faloco法路祖《Fju lsrc X Lumah 》